top of page

詠麥 (二首)

詠麥 (一)


馬志華


大麥飄香溢四方,

為餐治病史源長。

芽消積脹癟收汗,

臟躁君甘棗健康。


備注:臟躁君甘棗健康。意思是治療臟躁,小麥為君藥,配合甘草,大棗,形成甘麥大棗湯,吃了就能早日健康。“棗”字有一語雙關之意



詠麥 (二)


馬志華


小建中湯仲景方,

脾虛緩急用飴糖。

悲傷臟躁蒸虛汗,

甘麥安神效力彰。



趙中振教授【今日正午播放】麥子三兄弟

何為五谷,一種說法是是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;還有一種說法是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。但無論哪種說法,“麥”都在里邊。

在植物界以麥命名的植物很多,今天先來說說小麥、大麥與青稞這“三兄弟”。


小麥

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,我國以冬小麥為主。在長城以南種冬小麥,長城以北種春小麥,

1976年我高中畢業後,插隊到北京良種繁殖場,在那里種了整整兩年的冬小麥。所以種麥子、收麥子這些事,很有體會。

收麥子最怕什麽?最怕暴雨,有句話叫“龍口奪糧”。也就是從龍王爺嘴里去搶糧食。麥穗成熟時如果遇到一場大雨、一陣狂風,要是麥子一倒,在水里一泡,兩三天麥子就變麥芽了,大半年的辛苦全白費了。


《本草綱目》所記載

漢代張仲景在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當中分別收錄了兩條經典的方子,小建中湯和大建中湯,兩首方有一味共同的藥叫飴,也就是飴糖。

中藥的飴糖指的是米、大麥、小麥等糧食經發酵糖化、制成的糖類食品,因此也叫麥芽糖。我國北方的小吃關東糖就是麥芽糖。蔗糖來自甘蔗,是外來的,張仲景時代還沒有蔗糖。

李時珍對面粉評價極高,他認為面能補虛,久食,實人膚體,厚腸胃、強氣力。當然古代不能保障天天有饅頭吃,相對精細的面在古代醫家眼中是優選的食養材料。客觀地看,小麥是真正的藥食兩用佳品。


浮小麥

我們收小麥,收的是成熟的麥子,子粒飽滿的麥子。不成熟的小麥也可用來入藥,叫浮小麥,通俗的講就是果實中輕浮幹癟的、不豐滿的那一類。

浮小麥性味甘、鹹、寒,無毒。能益氣除熱,可以用於治療自汗盜汗,骨蒸虛熱,婦人勞熱。


大麥

大麥別名,春大麥、皮大麥,它也是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。大麥比小麥長得粗壯,高矮倒是差不多。它們同出一門,都是禾本科的,但是不同屬。

小麥和大麥的外形區別,首先看麥芒。大麥的麥芒可以長幾公分那麽長。

二看麥粒,圓的是小麥,偏長的是大麥。抽穗的時候,小麥麥穗的麥穗軸上只生一個小穗,大麥的生三個小穗。

常用中藥麥芽用的是大麥芽。可以行氣消食、健脾開胃,退乳消脹。

有一個常用小方——焦三仙。用到了焦麥芽、焦山楂、焦神曲。就是要把山楂,大麥芽、神曲都炒焦了才能用,這樣更有利於消化。

大麥還能做成大麥茶,這在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等地都非常流行。大麥茶是把大麥炒到焦黃,用熱水沖泡,喝的時候有麥香、有焦香。


青稞

《本草綱目》中還提到了一種穬麥,它其實就是青稞。

由於麥粒是裸露在外,青稞也叫裸大麥,在青藏地區叫做青稞。它算大麥的堂兄弟。

脫穎而出的“穎”就是指禾本科植物結出的穎果,因為它們的種皮和果皮不容易分離。但青稞剛好相反,就象裸子植物一樣,露在外面。

獻青稞酒、獻酥油茶、獻哈達是藏族人民待客的禮節。我去過兩次西藏,前後相隔20年。最近一次去時,聽當地人講,青稞都拿去做酒了。由於小麥容易栽培,產量也高;而青稞產量低,現在種青稞的比較少了,想找點純青稞制品嘗嘗還真不太容易。我倒是品嘗到了一種青稞酒,酒精含量3%,味道有些類似南方的醪糟酒。


小結:

我們平常說,中國南方是米文化,北方是面文化。

可作面食的,除了麥子這三兄弟以外,還有蕎麥、雀麥和燕麥等小兄弟。下一次我們再來接著聊。



寫於 2021-1-27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社區義診感懷

馬志華   銀齡矍鑠駐香江,  耄耋猶追鶴壽長。  草藥尤能調氣血,  毫針亦可暢陰陽。  懸壺未覺晨昏短,  濟世方知仁德彰。  縱使辛勞神態倦,  笑看橘井溢芬芳。   2025年4月6日

 
 
 
女人花

馬志華   如花似玉美嬌娥, 豆蔻年華奉獻多。 十月懷胎嘗苦累, 一朝分娩曆煎磨。 相夫教子家和睦, 敬業修身志不頗。 歲月滄桑人漸老, 余暉熠熠映山河。     獻給所有從豆蔻年華到年老,一生為家庭,為事業,為社會奉獻的女人花。㊗️ 各位健康快樂!青春永駐!永遠美麗如花!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