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浣溪沙 棗

已更新:2024年4月30日

馬志華


大棗黑紅補血良,

調和營衛配生姜,

健脾和胃鶴顏祥。

臟燥失常甘麥棗,

安神斂汗棗仁湯,

滋肝養腎壽無疆。


2020-11-18


注:甘麥大棗湯治臟燥精神失常,酸棗仁湯治失眠盜汗。



趙中振教授研究——棗

棗的文化

棗是我國最早的水果種類之一,我們中華民族對棗的感情非同一般。在很早以前,中華大地上就產生了與棗相關的文化。民俗中,遇到新婚喜事,親友們也會送上一把大棗,再加上花生、桂圓、蓮子,寓意“早生貴子”。

棗的來源

李時珍將棗放在了《本草綱目》第29卷的果部里,棗是我們很常吃的一種中藥,乾、鮮兩相宜。

棗,是鼠李科棗屬多種植物的統稱,該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100種,主要分布在亞洲和美洲,中國有12種。

藥用大棗的植物拉丁學名Ziziphus jujuba Mill.。作為拉丁學名來說,比英文還重要、還通用。每次在上課時,將這個jujuba念出時,同學們聽後都不免發笑,但往往說一次便記住了。

有句農諺“旱棗澇梨”,說的是幹旱利於大棗生長,水分多利於梨的生長。

大棗原產中國,以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河北最多。近年引種到新疆的和田大棗,個頭很大,鮮的時候有乒乓球一樣大,不太圓,但果肉厚。

《傷寒論》中的處方都是大棗幾枚。但我們可以想見個頭大的和個頭小的棗,在劑量上會有很大的差別。

棗之應用

《神農本草經》將大棗列為上品。性味甘平,具有健脾益氣、養血安神、功效。

關於棗的複方,僅僅《傷寒論》和《金匱要略》中的加在一起就有58條。

俗話說,一日食三棗,百歲不顯老。

現代藥理研究表明,大棗的營養物質十分豐富,具有增強免疫、改善造血功能、抗衰老、抗腫瘤等作用。

大棗與紅棗

大棗是不是紅棗呢?

在北方藥材市場,大棗和紅棗就是同一種東西,沒有區別。

在嶺南地區,商家進貨後,按棗的大小進行分類,個頭小的拿來入藥,稱為紅棗。個頭大的,經過水煮、窯熏、陰乾加工,再起名叫做大棗、烏棗或熏棗,形成了新的商品規格。

那麽,紅棗和大棗、烏棗功效上有區別嗎?一般認為,紅棗性甘溫、可補脾和胃、補氣生津;大棗或烏棗,偏甘熱,除了補脾胃外,還有一定的滋補肝腎的作用。

酸棗

大棗與酸棗是一對親兄弟,植物分類學上,酸棗的拉丁學名是Ziziphus jujuba var. spinosa (Bunge) Hu ex H.F.Chow.,變種名意思是多刺的。酸棗樹還有一個別名,就叫棘。漫山遍野。

酸棗的果核大,雖說果肉少,口渴時嘗上幾粒,津液頓生,那感覺好似勝過任何飲料。

酸棗也是一味藥,其乾燥成熟的種子叫酸棗仁,有寧心安神、養肝斂汗的功效,安神作用較強,可治療失眠。

酸棗仁湯是著名的安神劑,一共五個藥,酸棗仁是君藥,複方用起來效果更好。需要注意的是,酸棗仁一定要炒過,要用炮制過的。

囫圇吞棗

棗可鮮食,也可乾用,還可制成醉棗、蜜餞等。

鮮的吃多了,脾胃虛弱的人很快就會覺得不舒服,注意不能多吃。您可以吃“歪瓜裂棗”,但不能“囫圇吞棗”,要細嚼慢咽。

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社區義診感懷

馬志華   銀齡矍鑠駐香江,  耄耋猶追鶴壽長。  草藥尤能調氣血,  毫針亦可暢陰陽。  懸壺未覺晨昏短,  濟世方知仁德彰。  縱使辛勞神態倦,  笑看橘井溢芬芳。   2025年4月6日

 
 
 
女人花

馬志華   如花似玉美嬌娥, 豆蔻年華奉獻多。 十月懷胎嘗苦累, 一朝分娩曆煎磨。 相夫教子家和睦, 敬業修身志不頗。 歲月滄桑人漸老, 余暉熠熠映山河。     獻給所有從豆蔻年華到年老,一生為家庭,為事業,為社會奉獻的女人花。㊗️ 各位健康快樂!青春永駐!永遠美麗如花!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