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《黃帝內經·靈樞·動輸》
黃帝曰:經脈十二,而手太陰、足少陰、陽明,獨動不休,何也?歧伯曰:是明胃脈也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,其清氣上注於肺,肺氣從太陰而行之,其行也,以息往來,故人一呼,脈再動,一吸脈亦再動,呼吸不已,故動而不止。 黃帝曰:氣之過於寸口也,上十焉息,下八焉伏,何道從還?不知其極。歧伯曰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0
0
《黃帝內經-素問》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 (翻譯)
【原文】黃帝問曰:為五谷湯液及醪醴,奈何? 【翻譯】黃帝問道:用五谷來做成湯液及醪醴,應該怎樣? 【原文】岐伯對曰:必以稻米,炊之稻薪,稻米者完,稻薪者堅。 【翻譯】岐伯回答說:必須要用稻米作原料,以稻桿作燃料,因為稻米之氣完備,稻桿又很堅勁。 【原文】帝曰:何以然?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4
0
《黃帝內經》靈樞 ● 五亂篇第三十四(譯文)
【題解】本篇論述了營衛逆行、清濁相幹、氣機紊亂、陰陽相悖所致的病證和治療,列舉了氣亂於心、氣亂於肺、氣亂於腸胃、氣亂於臂脛,氣亂於頭五個方面的癥狀和治法,故以"五亂"名篇。 【原文】黃帝日經脈十二者,別為五行,分為四時,何失而亂?何得而治?岐伯日五{虧有序,四時有分,相順則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25
0
《寶命全形論篇第二十五》
黃帝問曰:天覆地載,萬物悉備,莫貴於人,人以天地之氣生,四時之法成,君王眾庶shù,盡欲全形,形之疾病,莫知其情,留淫(停留蔓延,淫:浸漬引申為慢慢擴展)日深,著(附著)於骨髓,心私慮之。余欲鍼(用針法,活用作狀語)除其疾病,為之奈何。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0
0
《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》
黃帝問曰:為五穀湯液及醪醴,柰何。歧伯對曰:必以稻米,炊之稻薪,稻米者完,稻薪者堅。帝曰:何以然。歧伯曰:此得天地之和,高下之宜,故能至完,伐取得時,故能至堅也。帝曰: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,為而不用,何也。歧伯曰: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,以為備耳,夫上古作湯液,故為而弗服也。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3
0
《黃帝內經》——《風論》
黃帝問曰:風之傷人也,或為寒熱,或為熱中,或為寒中,或為癘風,或為偏枯,或為風也,其病各異,其名不同,或內至五藏六府,不知其解,願聞其說。 岐伯對曰:風氣藏於皮膚之間,內不得通,外不得泄;風者,善行而數變,腠理開則灑然寒,閉則熱而悶,其寒也則衰食飲,其熱也則消肌肉,故使人怢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8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7
0
《素問懸解》診要經終論十七
黃帝問曰:診要何如?岐伯對曰:診病之始,五決為紀。欲知其始,先建其母。所謂五決者,五脈也。 診病之始,以決斷五氣之盛衰為綱紀。欲知此氣盛衰之所始,先建其母,知其母氣之虛實,則知子氣盛衰之所始矣。所謂五決者,決斷五脈也。 夫脈之大小滑澀浮沈,可以指別。五臟之象,可以類推。五臟...
志華 馬
2023年8月27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0
0